一、教培招生背景:
1)消费升级倒逼教培招生越来越难,转型势在必行
1.经济发展。中国今年的人均GDP会突破一万美元。一万美元基本上是准发达国家的水平,在这个时期教育投资和消费的发展速度会远远高于本国GDP的发展速度。
2.新手家长都是高学历。中国去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高等教育的普及意味着“新家长”也是高学历群体,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投入也会增加。有数据显示,北京市小学生家长的本科率已经达到50%。
3.高教育投资的惯性。一胎化惯性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投入更高。过去十几年来中国教培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国有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家庭所有的剩余财富都会投资在一个孩子身上;即使二胎开放,也不会降低单个孩子的教育资源。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近期调研发现,随着居民生活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在家庭支出中的占比将逐步扩大;调研显示,接近60%的家长可以考虑拿出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用于子女课外辅导。
升级之后?
消费升级必定带来行业的转型。
消费升级对教培行业的四点影响。
1.消费者将更加注重课堂的体验、学员服务和教育理念;
2.注重教学产品的个性化与差异化;
3.注重教学环境、学习氛围和教师背景;
4.注重科技感、时代感、奢侈感。
有意思的是,「知识付费」这个时下流行的概念在K12领域被否定了。
K12领域的知识是付不了费的。没有任何家长愿意为知识的传递付钱,只愿意为孩子行为的改变或者成绩的上升付费,所以你必须保证你的内容对孩子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最强的。
可以预言的是:现有的互联网大班课教育公司一定会转向小班方向,不转就没有办法保证课堂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足够强。
于是,教培行业的消费者开始变得理性,决策周期更长,不再只认广告,而是渴望有效的稀缺的共鸣的信息和温暖持续的公益的情感关系。
我认为,过去的教培行业营销方法有两个问题,一是所有不续班的学员就脱离整个模型体系,缺乏对隔季甚至隔年唤回学员的手段;其次由于家长做决策的周期越来越长,使得招新生越来越困难,缺乏一个长期构建信任的缓冲机制,那么新生的加入也会越来越少。
所以教培招生未来必须从「社群+服务」的角度切入,给所有的用户建立一个社群,只要是社群内的人,不论是潜在用户、新生,还是未续班的学生,都持续通过各种服务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学习,持续提升家长信任,建立起权威感和黏性。等家长充分信任之后,再根据家长不同的特点,转化到实际课堂中来。
2)教培招生:社交+教育电商盈利成为新模式
年对于教育培训行业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针对教育行业,国家相继推出了监管条例,监督体制等,教育培训行业在年向正规化,专业化,体系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型,在转型过程中,阵痛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许多培训机构都因经营不善,不能及时跟上潮流而面临淘汰,甚至出现“圈钱跑路”的现象,其中不乏一些国内知名品牌。同时,国家又对教育行业和在线教育做出了一定的扶持!对于教育培训行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一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培训机构招生、运营、学员学习等每一个培训机构发展环节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也是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时代的变革,目前营销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新的模式有:微商、电商、行商、坐商、短视频自营或带货等,其中社交+电商的营销模式为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目前教培引流招生有6度需要注意:粘稠度——随时给你说好话,美誉度——品牌、口碑、乐意转介绍,依赖度——卖什么买什么,忠诚度——复购,认可度——拿钱购买,知名度--活动体现。
二、教培招生本质
从学生家长签约续费的整个流程看,教培机构营销的本质就是四点:
1.如何让学生家长知道(了解)我们;
2.如何让学生家长记住我们;
3.如何让学生家长选择我们;
4.如何让学生家长不抛弃我们。
我们所有的营销招生工作都是围绕着这四个核心本质在展开。而这四个点,分别对应了我们在营销上经常讲到的品牌和业绩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