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考志愿填报陷阱,别让骗子给你

本文转自:农视网

近期

高考志愿填报提上日程

如何科学精准地填报志愿

如何理性全面地规划升学之路

是继高考之后

考生和家长面临的又一“大考”

但是

一些不法分子却动起了“歪脑筋”

利用考生和家长

信息不对称及侥幸心理

设下各种陷阱实施诈骗

导致考生错过正常报考时限

到头来可谓人财两空

(图片来源

新华社)

那么

志愿填报骗局有哪些?

如何填报志愿?

农村考生有何机会?

警惕这些“高考招生诈骗”

近日,教育部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向考生和家长开展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精准、信息提供不准确、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这里,梳理汇总了近年来一些虚假诈骗案例,将其形式特点公布于众,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谨防上当受骗。

骗局一:高价志愿填报指导

常见手法

不法分子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

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

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

通过“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溜之大吉。

防范提醒

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综合参考本地招生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咨询服务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切勿轻信所谓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骗局二:可以“提前录取”

常见手法

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打电话称因艺术类院校提前招生,而考生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他们会告知诈骗对象如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缴纳学费,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

防范提醒

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国防、艺术类院校等考生,录取工作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