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即将举行,考试科目和时间安排如下:
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将于7月7日至9日举行。具体时间、科目安排如下:
中高考即将到来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
不亚于一次“应激事件”
考试前,有哪些方法有助放松?
考试时,如何保持稳定心态以应对?
哪些行为可以帮助训练集中注意力?
小编特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潘胜珂、张蕾医师送上锦囊
01对考生而言
每天给自己一段放松时间
容易紧张的人,自身的焦虑阈值比较低,过于焦虑就不进反退了!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有意放慢脚步,做做腹部深呼吸,或想象放松法。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每天几分钟的放松,不要怕耽误时间,几分钟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做好预演,和身体连接
在真正的大考之前预演一次,可能会发现:你的脑子好像不转了,你的身体在不断发抖出汗,你的情绪好像在坐滑梯。
有了预演,就不怕了。提升自我觉察力,出现类似的情形,你就知道身体紧张了,及时放松,让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积极自我暗示
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可以考好”“我能战胜紧张”,让思维处于积极正向的状态,你就会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在考试时更有自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保持专注
出现分心时,及时识别和提醒自己,立即停止分心,注意到眼前的考题,让专注保持在当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大考当前,不免会有身体紧张,情绪失控,这是人类自然的应对方式。当我们感知到太过于紧张时,肯定自己,聚焦当下,不要放任负面的想法“顺流而下”,一定可以平稳度过考试。
02对于家长而言
多一些理解接纳
孩子需要有一个自由的舒压空间,可以自我支配的活动方式,容易对父母的“关心”表现出不耐烦,父母要保持适度边界,多一些理解、支持。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及时心理关怀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多陪孩子聊聊天,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在合适的时机坦率地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讨论未来规划等。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除了做好心理准备
还要提高警惕
不要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每年临近高考,社交平台就会出现“***(姓名)考生准考证遗失,如果看到这条短信,请联系***(电话号码),转发,扩散,别耽误孩子”等消息。看到这类消息,是善意转发,还是留个心眼?
从以往的核查情况看,这类消息大多是假的,每到高考季就会出现。有些造谣者只是出于博眼球、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