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份榜单,年华为公司在大学招收人数排行榜公布,以及华为旗下的“天才计划”入选者信息统计表公布(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作者观点,如侵删)我们可以看到,华为能够一度成为世界第二的手机供应商,其实是有它独特的道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华为在各大高校招聘的人数,以及它的天才计划到底给华为公司带去了什么。
首先来看看年华为在大学的招生人数榜,我们可以看到华为最喜欢招收的生源主要来自于浙大、哈工大和东南大学,其中浙大招收人数达到了人,冠绝所有高校。而哈工大、东南大学和上交大也各有多名高材生被华为所吸纳。其次是西交、华南理工大学也有名高材生进入华为工作。
我们从这份榜单中就可以看出,排名位列前列的大学大都是理工科大学为主,其主要的强势学科大多数是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产业为主。而中国最强大两大高校,北大和清华每年为华为提供的生源其实相对其他高校来说并不多,清华大学今年被华为招收了位毕业生,排名第15,北京大学则排名第21,总计位高校毕业生被华为招收。相对于这两所高校在国内的排名其实算是很低的了。
而高校每年为华为公司输送的这6-7千的高材生,也是华为公司能够这么成功的重要原因。虽然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华为公司业务量有所下滑,但是在其公司内部依然有这样稳定且优质的生力军,这样稳定的新鲜血液的来源,势必会给予华为更多的生机以及发展的可能,所以未来华为的前景个人还是很看好的。
无独有偶的是,华为的“天才计划”就是从国内最高等的学府,发掘出最优秀的人才,给予他们丰厚的薪资来让他们能够在物质有保障的基础上,发挥其科研或者说是专业方面的实力。因为在我国,相对于其他工作,科研工作者的待遇相对较低,而企业通过这样一种高激励的政策,网罗高等的人才让他们全心全意的去研发,这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
根据毕业生人数从多到少,有着“华为人才库”之称的华中科技大学无疑强势出圈,共向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贡献了5人,其中多人还是最高档的待遇;北大、西安交大、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这4所高校各贡献了2人,武大、清华、复旦、电子科大、香港科技大学、中科大这6所高校签约了1人。
这其中也有很多草根逆袭的案例,比如其中一位人才库的成员,其本是二本出身,与其他人才库中成员在本科院校上的表现显得十分格格不入,但是通过本科阶段以及后续的努力,他也入选了华为人才库,获得了丰厚的年薪站在了顶级舞台之上。而这样的例子,往往可以鼓励很多人不断地成长。
这虽然是网传的一份华为招聘学校统计表,但是华为的天才计划是确有其事的在进行。华为能够做大最强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也离不开各大高校每年稳定的人才输送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所以在这里我也相信华为以及我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而眼下短暂的小插曲,相信也不会影响我们继续走下去。
不知道对于这样的观点,各位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