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高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言禾学姐在4月29日的分享会上已经和大家交流过一波考研心经。但还是有部分备考细节没能及时谈到。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是学姐从择校到备考再到最后成功上岸的全部心路历程。一起来看看这名双非院校的平凡考生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逆袭全国排名前三的高校吧~
写在前面的话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走起来步步艰苦,回想起来时时感叹。
我在临毕业时下定决心跨考心理学研究生,一切从零开始,历经月余,从双非高校成功拟录取中国人民大学基础心理学,总分(政治71,英语71,专业课),排名第一。
备考的辛酸困苦,有共通,也有独特。解决则需要合适于自身情况的方法,正是将理论联系实际。
就我自己而言,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历程。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旅程,因此这又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故事。
希望我以“过来人”自居的阐述,能够给予你些许灵感和帮助~
考研经验分享择校篇
我的历程+人大概况
赫伯特·西蒙认为:人难以达到完全理性,也无法获取与事件相关的所有信息,通常以“满意性”作为决策原则。
依照这个观点我明确了自己的择校思路
1.尽可能收集大量且准确的信息:什么是学硕/专硕、自命题/统考,期望报考的地区、/,初步确定目标院校的范围;
2.提高信息的指向性:根据目标院校范围,进一步进行了解,通过学校官方网站、贴吧论坛等途径认识招考概况,有针对性地询问机构老师和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条件允许可以直接前往目标院校实地探寻。
3.客观评价自身情况:是否跨考,本科院校与目标院校的差距,每天可投入高效学习的时间,当前能力与目标能力的差距等等;
结合理性与感性,做出无悔于心的决定。除了对自身需求的了解,对人大心理学招生的客观情况也一定要非常清楚。
人大心理学学硕每年约录取10人左右,19年复试录取比为1:2,考查政治、英语一和心理学基础,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初试考试内容相同。
人大心理学自16年起自主命题,18年更改了题目数量和分值,名词解释8题,总分80分;简答题8题,总分分;论述题4题,总分分,不考察选择题。
人大不设参考书目。因此,每年考察范围皆有所扩增,分数占比皆有不同,且题目较为灵活,侧重考察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而非仅仅识记。
这是当初,我对目标院校所掌握的信息。大家一定要做到比这个更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心态篇
好的心态很重要,学姐曾经历过中考、高考、司法考试的极度失常发挥,一度认为自己大型考试的“考运”注定负数。
但太渴望能够继续深造,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只好安慰自己: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就不怕一时的运气。因此更加努力备考,也算是因祸得福。
在学姐看来,计划、心态和努力在考研路上缺一不可,但若要将他们排个名,应是:心态计划努力
心境不坏,才能制定出合适的计划,计划合适,才能长此以往地努力。
考研很烦。这几个月里,压力很大,烦恼的事情有很多。调节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但方法因人而异。
关于高效学习,需要找到适当的激励。7至11月份,一开始的动力告衰,临考的紧张感也还不强,朋友们生活精彩纷呈,而考研学子却只能每天面对书本。
那段日子里,就连发呆都倍觉有趣。不能高效投入学习,不如不学。学姐前期采用的方法是运动半至一个小时,天冷了懒得动弹,就花加起来半小时的碎片时间做些爱好的活动,唱歌、写日记等等。
我暗示自己,别人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而我却拿出时间来做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所以,在学习时要更加专心,才能赶上别人的进度,用每日的愧疚感保持学习时的专注。但是,如果收不住心,在学习的时候仍然想着玩,这个方法或许就不管用了。
关于计划安排,需要试验出合适的时间。
就学姐个人而言,每天必须睡足9个小时,否则看不进书;吃饭必须耗费至少半个小时,否则肠胃会很不舒服。如果经过尝试,发现这些时间如果确实难以缩减,高效利用剩余时间便是重中之重。
另外,专业课、英语与政治的耗费的时间比例也很重要。可以按3:1:1的分数比例安排学习时间,但并不严格限制,某一天特别想读英语,就顺心意多读一会儿,第二天少读一点便是。
我想,考研是一场大难关;但对于整个人生,考研又只是众多难题中的一个。若是为了考研使身体健康或心理健康受到极大损伤,真是得不偿失。
一时的不愉快、焦虑可以尽可能地化为学习的动力,但要是某种情境使人陷入长时间的焦虑,定要尽快找到化解、转移的方法。大胆去求助,去放松,去分析自己该如何解决当前的难题。
请相信,哪怕一时为某事所累,一切苦恼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只是有的方法立竿见影,而有的需要时间。
备考篇
初试备考
专业课
我从4月开始备考,
将专业课学习大致分为4个阶段:
4-7月,通读专业课书籍,每天约6小时。以书本为主,结合“高尔基”、“大表哥”等教辅,梳理知识框架。
我习惯以:看书某一章→看教辅对应部分→学习比邻配套视频→做思维导图,为学习顺序。
学习完每一章后,用自己的话大致介绍本章内容;学习完每一本书后,以自己的话大致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各个章节。
如:《普通心理学》分为:概述、脑、感觉、知觉、注意和意识……,其中概述告诉了我们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它的历史以及流派是什么。
7-9月,精读专业课书籍,每天约5小时。以教辅和思维导图为主,进一步梳理知识框架。我习惯以听某章节的课程→修改思维导图为学习顺序。
学习完每一章后,背诵思维导图的第一、二级内容,并尽可能背诵该章节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如:(第一级)《普通心理学》第7章是思维,思维分为:概述、概念、推理、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想象、表象和决策,(第二级)决策分为:含义、类别、决策理性观理论和决策过程理论……
9-11月,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答题思路,每天约5小时。以教辅、思维导图和“阿凡题”习题册为主,结合对目标院校真题的分析,为最后的背书阶段做好准备。
我习惯以:看教辅某一章→猜测出题点→在思维导图上做好标记→背知识点→做题,为学习顺序。
学姐在这一阶段划去了选择题的考点,并重点标注了具有人大特色的重点内容,如:神经机制、注意的理论等等。
11-12月,背书阶段,每天约6小时。以背诵的内容+第二天计划知识点,并做好遗忘标记
第三天复习第一天遗忘思维导图为脉络背诵知识点,第一天背诵计划知识点,第二天复习第一天的内容+第二天背诵的内容+第三天计划背诵知识点,以此类推。
另外,学姐早期参加了比邻的“睡前半小时”打卡活动,养成了睡前半小时读书背书的习惯,深觉“近因效应”所言非虚。
人大心理对知识的掌握的灵活程度要求较高,学姐在平时学习时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