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隔壁邻居家的“天之骄子”回来了,邻里串门都要忍不住夸上几句:
“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年年学习第一名,确实是个天才啊。”
“小杰就是我们村的骄傲,考上清华的高材生,我们家孩子要是有小杰一点聪明就好了。”
“特别孝顺长得还帅,工作稳定薪资又高,以后不知道哪个女孩子那么有福气能嫁给小杰。”
不得不说,我这个和小杰差不多一起长大的人,只有眼馋的份,他可不就是从小到大我们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方方面面都是极为优秀的,偏偏他自己也不骄傲,还格外谦虚,让人眼红却怎么也恨不起来。
偶然的机会,这次回去我跟小杰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原来并非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身处众人的追捧中,并不能让小杰感受到被认可,相反地,他觉得被别人天花乱坠的夸奖是个困扰,之所以表现得谦虚也是因为他心里确确实实觉得自己配不上这番说辞,并不认为自己有邻居们说得那么优秀。
看着在我眼中格外优秀的小杰低落地说:“你们都错了。你们以为的我并不是真正的我——你们把我想得太好了。其实我一事无成,并且未来也好像不会达成什么成就。“我心里还是有一点点震惊的。我问他:”你考上清华大学不算是优秀吗?“他说:”那只是运气罢了。“
尔后,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有许多天赋甚高的人同时也充满不安全感。
我们眼中的佼佼者们也面临着许多困扰,OliviaFoxCabane在《魅力学》书中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每年,她给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新生们讲课的时候,总会问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认为,自己被录取是招生委员会的一个错误?而每一次,都将近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举起手。
这种即使功成名就也觉得自己名不副实的心理学现象,通常被称为“负担者综合症“,哪怕高薪、考上名校、世界五百强公司工作等成就已经充分可以证明他们的优秀,但是他们仍然会在成功的时候选择外归因,将成功归因为运气、外在条件和机遇等。而在失败的时候会反过来,偏向于内归因,认为失败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不够优秀。
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他们的内心仿佛藏着一个小秘密,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骗子,骗过了所有人的眼睛,因为他们也害怕被揭穿“优秀的面具“,于是努力地扮演着一个成功人士,所以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为”冒充者综合症“。
有负担综合症的人,会有怎样的表现?
1.比一般人更拼命
因为在“冒充者综合症“人们的心里,他们觉得自己配不上别人的夸赞,为了避免被揭穿”真面目“,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比别人更加拼命,付出更多的努力。
对自己负责的事情,他们总是会小心翼翼,一丝不苟,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反复检查、比对、核实,尽可能地避免差错。这样可以保证他们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在别人的视线下是配得上”优秀“二字,但这种纠结于细节的方式,往往也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让人筋疲力尽。
2.不敢表达真实想法
虽然他们对于自己获得的那些荣誉感到负担,但这些荣誉同时也帮助了他们,他们没有办法摆脱这些荣誉和别人的看法,所以一边焦虑一边维护着自己的“优秀人设“。
他们会很在意上级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很少会提出反对意见,因为他们担心,真实的想法一旦说出来,就会让人们感觉自己并不是很聪明。
什么样的人容易具有“冒充者综合症”?
“冒充者综合症“的高发人群无疑就是小有成就的人们,而相对男性来说,女性被认为更容易具有这个特质,这可能是因为女性从小获得的社会期待不同。《哈利·波特》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受到过这种困扰。FacebookCEO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也提到自己得“冒充者综合症”。
不过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男性也逐渐出现此类困扰,只是双方的动机不同,女性倾向于表现努力学习的样子来证明自己,而男生则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开那些可能会暴露自己弱点的环境。
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影响
“负担者综合症“往往跟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如果在小的时候,父母寄予过高的期望,经常没有依据地夸奖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害怕失败,害怕自己的实际表现不符合父母心中的期待,从而会让他们失望。
同时,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进步和成长视而不见,在孩子拼尽全力获得了一点成就的时候,父母们不以为然的态度会让孩子也认为努力和成就并不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因此,父母过度表扬和过度忽视,都会导致孩子成年后容易形成“冒充者综合症“。
试试这些方法,让你走出困扰
长期处于负担综合症之中的人,难以感受到幸福感,所以如果此刻你也正被这些症状困扰着,不妨试试做一些事情来改善自己的状况:
1.学会认可自己的成功
当你完成了一件事情的时候,先不用去管别人的看法和赞赏,看到自己已经坚持完成这件事本身已经是一个小成就,同时学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肯定自己的付出,认可自己取得的成就,享受付出后获得的成绩。
2.对美好做一些记录
你可以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以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都记录下来,当这些点点滴滴落笔成书的那一刻,你的压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在后期你处于压力和不自信的时候,再翻看记录,也能够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
3.学会向别人倾诉
我们不必把所有的压力都扛在自己身上,试着向别人分享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在倾述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原来普通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原来自己真的有很不一样的一方面。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一日三餐,朝九晚五,但平凡也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接受自己的平凡,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艰难。
也许你可能真的不像别人说的那样优秀,但请相信,你也并不差,你远比自己想象的要独特厉害得多。轻松一点,从象牙塔上走下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吧!
-end.-
作者:喵心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即删除从心理角度带你看大千世界,用有温度的文字书写所感所思所悟,愿能让你感受到温暖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