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写过,在深圳,由于公办幼儿园的分布不均衡,尽管50%的园所为公办园,但是仍出现一些小区有几所公办园,而一些小区则一所也没有的情况。由于这个情况的存在,不少小区的家长就纷纷去教育局留言,要求辖区的小区配套幼儿园转成公办。这个情况,在深圳,在珠三角都广泛存在。
比如,6月份,深圳光明区的一些业主就已放话给教育局:如果小区配套的园不是公办园,我们将不断地投诉。
在广州,也有这种情况,并且教育局已做出了回应:
作为一名深圳家长,我非常理解大家对公办幼儿园的渴望。民众之所以追求公办幼儿园,是因为下面三个理由:
(1)便宜。相比于民办幼儿园,同等办园级别的话,公办幼儿园的保教费更低。比如在深圳,省一级幼儿园,如果是公办幼儿园的话,最高月收费也就元左右,而要是民办幼儿园,哪怕是普惠性幼儿园也得元/月。整体上,要比公办幼儿园贵一倍。
(2)伙食好。相比于民办幼儿园,同等办园级别得话,公办幼儿园得伙食更好。这个我家宝宝是有亲身经历,他之前就读的是民办幼儿园,后来这算民办幼儿园转公了,伙食也好了很多,他的胃口在幼儿园也好多了,班里的小胖子也多了很多。
(3)心理偏见。目前的社会风气下,上公办幼儿园的家长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更优越一些。现在,我们整个的舆论环境对民办教育都是带有偏见的,而且公办幼儿园的招生往往跟房产、户口等——虽说教育部门强调是就近,但公办幼儿园的招生都是分类的,第一类、第二类,依据仍然是房产、户口等因素。
我一个朋友甚至还跟我说,上公办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素质更高,毕竟大部分都是一些有房产的人,而在深圳,只要有房产,大抵自身素质都不算太差的。
总得来说,这三条理由,尤其是前两条,让很多家长对公办园趋之若鹜。如果自己的小区没有公办幼儿园,就觉得损失很大,然后就去教育局要求配套园转公办了。这个诉求,无论我作为家长,还是作为一个行业观察者,我认为都是合理的。
但公办园真的有那么香吗?
还真不是这样。我之前已反复说过,我们这个时代,教育上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责任心的问题,而公立教育,最缺的就是责任心。
我发现,现在深圳的一些家长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这位把孩子送到公办幼儿园的家长反映,公办幼儿园的园长、老师难以亲近,孩子户外活动少,家长们也不知道跟谁沟通,说多了怕得罪老师。
请问,还有其他家长碰到吗?——您可在文末留言讨论。
其实,说真的,家长们能碰到这个问题,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在我看来,公办园和民办园上面列的一些区别固然存在,但最大的区别则是在于两类机构群体中园长以及教师的责任心不一样了,而因为责任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两类群体在对待家长的态度上是明显不同的。
公办幼儿园,它的管理上级是教育局,它只需要对上负责,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它招生多少孩子也不跟从业者的工资挂钩,一个班招25人,它绝不招30人,除非上面给它摊派指标。
它整个的经营思路就是,稳定、安全、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了。至于其他的,那都是上头有压力才有动力,而且哪怕上头有压力,它也不一定有动力。
但民办幼儿园就不一样了,它的招生不取决于房产、户口等一些与教育本身无关的因素,它可以面向全市招生,它的经营绩效又必然跟它的招生数量有关,它要想招收更多的孩子,就必须尽自己所能提供更让家长满意的服务,也只有家长更为满意了,它才能获取更大的办学溢价。
更为明白一点,民办幼儿园是出于私心,为了自己更好,而不得不更有办学责任心。但恰恰在今天,我们整个社会都谴责这个私心,反而认为,公立教育更有责任心,更能提供让人满意的教育。
这两个本质上的不同,在他们对待家长的态度上就体现出来了:
对于民办幼儿园来说,家长就是上帝,孩子就是小祖宗;
对于公办幼儿园来说,家长你只是家长,我只提供好我的基本服务就完了。
我们上面截图的那个家长,他还没有遇到一些更过分的事情,就是我知道的一些公办幼儿园,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