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95后女大学生落榜,985本科毕业的

正所谓“鸡娃不如鸡自己”,家长与其整天督促子女好好学习,不如自己以身试法,为下一代树立学习的榜样。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同样的道理放在人类身上,常被称之为学霸基因,尤其是双学霸组成的中产家庭,向来是高考状元的聚集地,不过事实证明,有些学霸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出现“负负得正”的情况。

网传95后女大学生落榜,毕业的父母双双上岸,剧情反转了

网传一位95后女大学生,抱怨考研压力太大,拉着家长一起参加研究生考试。据这位女生介绍,父母当年都毕业于重庆大学。要知道在高等教育扩招以前能考上大学的,都是真正的学霸。而那些考上名校的学生,是顶级高材生。

即使家长离开校园多年,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结果宝刀未老,初战成硕双双上岸。48岁的父亲报考的是法学,初试成绩。46岁的母亲报了教育学,考了分。从小到大一直活在父母阴影下的女儿,初试只考了分毫无悬念的落榜了。

该女生表示,父母应该会去读研,她则打算去找工作了。家长安慰她别太往心里去,以后她可能要努力赚钱供父母读书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父母,网友都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确实家长学历太高,会给子女造成心理负担。

要知道法学和教育学,是当下内卷情况最严重的两个专业类别,近50岁的家长能一举上岸,说明姜还是老的辣。该帖子在全网引发热议,累计总阅读量或将超过1亿,评论区更是见仁见智。很多大学生纷纷表示,想给自己家长也报名考研,这样自己压力还小一些。

也有网友对真实性提出质疑,毕竟今年的国家线还没公布,复试也没开始,只是公布初试成绩,怎么就那么确定能上岸?那么多分以上的考生都惴惴不安,怎么能确定导师一定会认可这两位高龄考生?

随后就有网友发现,剧情反转,这事可能是杜撰出来的。相似的情节去年就有人发过,而最初发表该帖子的是一家考研培训机构,大概率是营销号撰写的软文而已。不光忽悠刚毕业的大学生报名,还想让家长也报名,其心可诛。

家长考研逆袭的情况到底有没有?

之所以此事在网上广为流传,是因为历年都出现过家长考研上岸的情况。毕业多年,为了完成学业梦想,再次准备研究生考试的也大有人在,包括很多全职妈妈,也通过考研重回职场,只不过父母同时考研上岸的首次听说。

随着学历内卷情况愈演愈烈,当年很多本科毕业后没有考研的人,也有了提升学历的想法。尤其是一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女学习状态和考试分数不理想,觉得学习能有多难呢,于是主动考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种努力上进的心态是好的,很多人质疑35岁以后再考全日制研究生,可能意义并不大,即使能考上,毕业后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不如读个在职研究生,备考压力没那么大,还不用影响现在的工作,更不会跟年轻人抢名额。

学无止境,但是不应该只是为了提升学历。尤其是毕业后脱产考研,一定要慎重。很多考研辅导机构,可能会为了招生制造焦虑。过度夸大考研的好处,让考生误以为不考研就没有前途,不考上研究生誓不罢休,结果反而浪费了大好的青春。

往届毕业生考研值得吗?

高等教育扩招后,越来越多用人单位掐尖招生,导致高考生不再满足于考上大学,还需考上或的热门专业。对录取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就会复读多年,不考上目标院校誓不罢休,大家称之为高考钉子户,现在考研钉子户也比较普遍。

高考复读,一般只复读一年,第二次高考结果若再不满意,考生也不会恋战,只有少部分考生会考第三次,考研则不同了。多万考生报名,只能录取多万,其余近万考生都会落榜,其中有不少会选择二战,还有很多三战、四战考生。

一位往届考生晒出自己连续报考7年的准考证,着实令人唏嘘。再看到“父母考研上岸”的传闻,受到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