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正式官宣。这份文件有8大部分、30小条,要求教育回归本质,回归公益属性,措施之严、决心之大出乎不少人的意料。
权威解答根本目标是教育均衡
一直以来,给学生减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虽有热度但没有力度,执行起来很困难。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双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作出权威回应。
目前,一些学校存在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双减”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坚持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
据统计,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于违法违规成本较低,导致无证无照机构屡禁不止,虚假宣传、超前超标、乱收费、与中小学招生入校挂钩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机构倒闭等事件时有发生。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双减”明确五方面举措,一是坚持从严审批机构,二是严禁资本化运作,三是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四是严控学科类培训机构开班时间,五是学科类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放学现象,带来了家长因未到下班时间无法接孩子的难题,有的还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增加了过重校外负担,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课外辅导是家长相互攀比的结果,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挤破了头的学区房,名校择校生,令多少家长望而却步,辅导班成了退而求其次。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推进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特别是同一区域校际差异,对于减轻学业负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通过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意见要求,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
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考试质量不高和“唯分数”倾向等问题,以及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等不良现象,“双减”也提出了针对性举措。据介绍,教育部正在研制考试管理相关文件,对此作出进一步部署。
仍存焦虑望子成龙家长该何去何从
由于目前“双减”政策细节尚未落地,各家机构暑期课程仍在继续开展。
7月25日上午10点半,位于武昌区水果湖的香江鹏程教育中心,仍人来人往。这里一楼至五楼,共有新东方培训学校、学而思教育、如水语文、尖峰教育等十余所教育机构,其中多数是学科类培训机构,也有部分艺术培训机构。
大楼的电梯上上下下十分忙碌,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往补习班。在学而思教育,许多学生正在上课,更有部分家长前来咨询。工作人员说,他们暂时还未接到停止补课的通知,如果后面接到通知,他们会按要求及时退费。
在如水语文,7月和8月的课程已全部排满。据该教学点的负责人桂老师介绍,目前他们还没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停课通知,一旦接到通知,他们一定会按规章制度办事。
一位报名新东方培训学校的家长感到有些茫然。“昨天老师还要我们交秋季学期的补课费,我们在网上看到这个政策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补课还能给我们省点钱,也能让自己和孩子都轻松一些,但怕就怕我们不补,其他学生偷偷补。”这位家长说,她还是决定先为孩子报名,坚持到新政细节出台的时候再说。她希望到时候教育主管部门做好监督管理,真正确保教育公平。
一方面是国家今年强调的减负政策,而另一方面是对文化课补习有需求的家长。
苏荣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级,因为疫情期间上网课眼睛已经近视,她考虑到孩子的视力和英语补习,想给孩子报线下班却找不到合适的培训机构。在孩子放假的这段时间,苏荣在寻找线下培训老师的同时,也遇到了几名有同样需求的家长,她便联合这些家长一起给孩子找线下辅导老师。
一直以来,家教、私教等“一对一”学科培训本来也是大众所熟知的,现在全面严管培训机构从事学科培训以后,这些大家熟悉的身影将有可能再次浮出水面,由显现变成隐形。
“整顿肯定是好事,但我们希望不要盲目地一刀切。”扬州市民蔡先生表示,除非没有考试,不然学生就会有补课的需求。“我们也不想孩子这么累,如果大家都停了,我们也愿意跟着停。”但蔡先生担心,未来培训市场是否会转向一对一家教?如果这样,反而加重负担。可见,对于教育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它也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一同参与。
育人方式看懂考试评价改革方向
“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教育评价体系,长远来看是一场“内耗”。正如电视剧《小舍得》中描绘的家庭生活图景,家长们拼了命的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无视孩子的心理诉求和身体承受能力,结果只能面对亲子关系的破裂和孩子情绪的崩溃。事实上,看似很多“鸡娃”成功的例子——名牌大学毕业的优秀学生,他们成年的生活却并不快乐。
什么是优质教育?大家普遍认为的优质教育应该包括:优良的办学条件,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具备这些条件,是否就是优质教育?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认为,更重要的是这些条件要体现在优质的育人实践中,从而培育出优秀的人才。所以,发展转型、改革深入,必将高度重视解决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改革育人方式。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然而从社会需求来看,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是农村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迈向城市、在城市立足的唯一途径,也是最廉价、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想要在高考当中取得佳绩,想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就不得不提高考试能力,掌握考试技巧,提高考试分数。
一位从事多年教育行业的校内老师也认为,“校外监管政策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根本上在于从家长端减少课外辅导班的需求,减缓家长的焦虑。”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说,“一届学生3年,两届6年,教育生态要好转,做到比较均衡,大约要七八年时间。对于马上面临小升初、中考的孩子,确实处于漩涡中心,家长可能是比较焦虑的。但是离小升初还远的,把焦虑放下,想清楚,不要恶性竞争了,不要超前学、超难学,未来家门口的学校可能也挺好的,也能上好高中。”
年3月,上海发布了一份文件,是关于中考录取改革的,里面就提到了名额分配,从年入学的六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也就是年参加中考的那一届。
但当时因为离具体实施还有几年时间,没有引起太多反响,家长还是想方设法把孩子往优质生源里扎堆。去年,上海开始实施公民同招和民办摇号,这可能是家长第一次感知到了变化。紧接着,今年3月,名额到校详细方案公布:上海的市重点高中,要把65%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其中20%的名额,又要随机分配给区里不择生源的初中;而区重点,这个名额比例是“50%到65%”和70%。这样一来,扎堆到好学校里,竞争就非常激烈,但是在薄弱初中,反而可能拿到名额。
胡平平说:“21世纪初,教育领域完成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而下一步的目标,一个是教育质量的提升,一个就是确保均衡和公平。国家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名额分配其实也是为了撬动教育均衡。以前,差一点的学校老师是很没有动力的,现在有好学生来,有名额,老师就有动力了,那些“好学生”家长也会反过来促进校风的变化。再加上教研的帮扶、教师甚至校长的轮岗。像上海的三门中学,已经因为上海的一个“强校工程”的教研帮扶,从全区第25名,变成了第2名。
而“双减”文件也明确提出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各地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
十字路口素质和职业教育会是好出路吗
截至7月25日,包括新东方、好未来、高途等在内的多家教育中概股股价均已出现大幅下跌,有的公司股价相比高点跌幅甚至超过90%。转型还是转行成为当下摆在教培行业面前的共同选择。
在“双减”政策发出后,包括新东方、好未来、网易有道、精锐教育在内的多家上市教育公司陆续对此作出回应。上述企业均在回应中表示,公司未来将严格贯彻执行相关规定与要求,依法合规经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也率家全国性校外培训机构发出倡议书,提出“正确认识校外培训定位,加快转型成为有益补充”。
“按照政策要求,严禁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资本化运作。对已经上市的企业来说,预计它们会按照政策精神,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业务剥离、拆分出来,将其变成非资本化及非营利性的业务。”指明灯智库联合创始人、素履咨询创始人郁苗近日表示,“学科培训类将不再可能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存在。”
7月24日,教育部网站刊发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的解读文章《减轻学业负担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顾明远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兴趣特长提供服务,如提供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个性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校外培训机构在规范的范围内开展非学科课程,有利于满足学生的爱好、培养学生的特长,会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在“双减”制定的过程中,各家已经开始探路未来。对于从业者来说,“培训”思维要转变,方向可能很多。
素质教育是方向之一,新东方正在加速转型素质教育,各个分校都在尝试;猿辅导旗下斑马APP推出了美术、写字、编程启蒙等素质教育课程,且将新增南瓜科学的入口……
职业教育也是一条路径,好未来正式发布了成人教育品牌“轻舟”;高途也正在成人方向发力,还单独发布了高途APP,聚合职业教育业务线……
智能硬件也是探索方向,网易有道、大力教育原本就有这条业务线,未来会更加看重;作业帮低调研发台灯,目前正在申请相关商标……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制造大国往创造大国的转型期,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高端职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结构的调整使职业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继学历教育外的“第二选择”。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年,63.51%消费者参与职业培训的目的是提升工作相关技能水平。用户的自我提升意识不断加深,将推动职业教育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发展。
编后:
当前,“双减”已经成为热门词汇。有人说,校外培训“遇冷”了,但“一对一”的辅导正慢慢热起来。家长为何如此?所谓“你不补他补,你不请他请。”“不怕你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家长们的焦虑,来自“唯分数论”,来自孩子被中高考“淘汰”的前途,来自不被社会认可的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可见,没有成功通过“独木桥”的孩子该接受怎样的教育,应是更多人关心的议题。更大力度的中高考教育改革、更为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政策或许才是真正的对症下药。
据悉,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考试质量不高和“唯分数”倾向等问题,以及教师校外有偿补课等不良现象,教育部也正在研制考试管理相关文件,并将对此作出进一步部署。我们期待,一系列政策举措,能够真正激发教育发展的澎湃动力,有效降低家长们在“补差培优”方面的所谓刚需,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本文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扬州日报、中国经济网、极目新闻等媒体报道
本文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