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防线的边境如何严守?医务人员、新冠肺炎患者、普通百姓如何面对未来的心理创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的大范围社会群体隔离、民众恐慌,是我们至今为止遇到过的几大严重心理危机事件之一。心理社工肩负使命,任重而道远。
不论何时,心理援助我们一直在行动!
新闻来源:《新闻1+1》
央视网年04月03日于《新闻1+1》发布的《今日疫情应对:心理疏导》讲述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并强调心理援助力量在疫情高峰时期的重要作用。
年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中强调:
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群众心理疏导和干预。
要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加强心理疏导。
要主动做好心理疏导,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确诊人员、隔离人员和病人家属。
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
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2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发挥专业社会工作作用,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明确要积极配备和使用社会工作者,回应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普遍开展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