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航空港校区位于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龙泉校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城幸福路10号。
学校创建于年,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大队。
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
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
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
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年,学校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约共建学校。
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现有2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6个(含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
现设有17个学院,57个本科专业。其中,有3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3个,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工程、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大气科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环境工程。年,学校“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完成了专业认证专家考查。
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人,其中本科在校生人,近名研究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年本科招生
年年,学校55个本科专业招生,录取新生人,实际报到人;其中四川省生源人。
年获批网络空间安全、供应链管理、区块链工程3个本科新专业,其中区块链工程为全国首个、唯一的本科专业。本年度新申报“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暂停“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物流工程”4个本科专业的招生。
年分省录取分数统计(不含定向计划、征集志愿)
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录取分数统计
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山东省普通类常规批计划招生38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65人,实际投档数量65人。
投档分数线
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软件工程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市场营销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分,对应最低位次为名。
选考科目要求见上表。年选考科目要求没有调整。
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
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山东省计划招生的38个专业,全部为按照专业招生,没有大类招生的专业(类)。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年招生章程摘要
学校非外语类专业开设的公共外语必修课程均为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慎重;英语专业、翻译专业要求加试口语。
实行平行志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控制在招生计划的%以内,实行非平行志愿的省(市、区)控制在招生计划的%以内。
录取规则为“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对进档考生有给定排序分的按排序分排序,无排序分的按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总分相同者,文科按语文、文综、外语,理科按数学、理综、外语的顺序进行比较、排序),再根据考生的位次和专业志愿顺序安排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只招收艺术类美术类(四川为设计学类)专业考生,专业成绩认同各省美术类(四川为设计学类)联考成绩,考生文化及专业考试成绩均需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美术类(四川为设计学类)本科合格线。考生成绩的折算办法及排序录取办法执行生源省的相关规定。
蒙古自治区执行当地“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实行新高考方案的省份选考科目及录取规则,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办法为准。
学校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定向气象部门就业学生,凡有意向报考者,需按各省的报考要求填报。单独设定定向招生批次的省份,考生需在相应批次正确填报我校定向招生专业的代码;未单独设定定向招生批次的省份,考生需按要求在我校录取相应批次中填报有定向招生的专业代码,或选填“服从定向调配”的选项。有以上填报情况的考生均视为愿意报考定向专业,学校将在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划定的分数线上,从已投档考生中按总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被录取的定向考生在入学报到前,须按规定与相关定向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若拒签协议,视为考生自动放弃录取,按教育部相关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不得转入普通专业就读。
学费及住宿费:
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
理工类专业:元/生·年;文管类专业:元/生·年
艺术类专业:元/生·年
住宿费:0元/生·年(四人间),元/生·年(六人间)
关于转专业
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或在原专业学习有困难,可以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转专业(以下称“统一转专业”)或单独提出转专业申请(以下称“单独转专业”)。
“统一转专业”工作在每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开展,学生可在本科教务系统内申请。
按照“三段培养、两次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可以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参加“统一转专业”工作;在二年级第四学期期末,可根据个人专业微方向学习情况,原则在本学院内申请进行专业调整。
学院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已公布的考核规则对申请转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
单独提出转专业申请的学生,转入学院组织考核。
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年本科生毕业及就业情况(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届本科毕业生人,实际毕业人数人,毕业率91.68%,授予学位人,学位授予率90.60%。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其中省内就业人,占比63.62%,升学或深造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97%,其中出国(境)深造77人。
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学校届毕业生共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硕士研究生人;男生人,女生人;以省内生源为主,所占比例为68.37%;省外生源主要来自重庆市(2.57%)、山西省(1.81%)、山东省(1.72%;共93人,本科73人,研究生20人)。
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截止8月31日,学校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4.71%,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3.99%,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1.99%。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
从其去向构成来看,学校届毕业生以“就业”为主(67.19%),“其升学”(17.12%)和“自主创业”(0.41%)次之;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就业”(65.13%),“升学”(18.51%)次之;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去向为“就业”(87.89%),“升学”(3.08%)次之。
未就业情况分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调查)
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共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硕士研究生39人),对未就业毕业生进一步调研显示:本科毕业生目前主要在“不就业拟升学”(52.05%)、待就业(42.47%)和其他暂不就业(5.48%);硕士研究生主要在“待就业”(.00%)。
就业地区分布
届毕业生主要选择在省内就业(65.70%),其中,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省内就业占比分别为67.36%、53.35%。此外,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北京市、广东省、重庆市,占比分别为4.86%、4.61%、2.14%。山东省就业64人(本科43人,研究生17人)。
就业单位分布
届本科毕业生单位流向以“其他企业”为主,占比为72.24%;“国有企业”次之,占比为15.36%。硕士研究生单位流向以“其他事业单位”为主,占比为35.76%;“其他企业”次之,占比为24.00%。
升学深造情况
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人选择升学深造,升学率为18.51%;硕士研究生中,共有15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国内升学率为3.08%。
届各学院本科/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