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到十三朝古都西安,走进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在人工智能在国内的研究比较早:
年,西安交通大学在国内首批创建的“自动控制”专业。
年,首批获得“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和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年,设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年,在国内最早成立了人工智能专职研究机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以下简称人机所),依托“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开展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年12月,以人机所为基础成立了本科生培养的人工智能学院。
年4月,获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建设资格。
1、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
年,由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著名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教授领衔,西安交通大学创办了“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
目的是:探索人工智能方向本科生的培养。
培养目标及招生计划:
人工智能试验室班自年开始招生,学生选拔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每年招收40人左右,其中50%通过高考选拔,50%通过校内新生选拔,在学习过程中施行动态管理与进出机制。
校内选拔:
笔试(数学、英语、物理)+综合面试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课程体系由郑南宁院士亲自组织编制。
培养方案
2、人工智能本科生培养
年,人工智能学院迎来了74位新同学。
68位级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的新同学。
6位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方向的新同学。
人工智能学院举行级本科生迎新大会
早在年,西安交通大学招收了第一届人工智能本科生。
年12月,在人机所的基础上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年3月,获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建设资格。
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旨在培养扎实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熟悉人工智能相关交叉学科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优秀的创新能力、系统思维能力与学术视野,未来能在我国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并有潜力成为国际一流工程师、科学家和企业家的优秀拔尖人才。
专业课程群
西安交大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11个课程群,共开设64门课程,其中必修课程41门、选修课程23门(完成所需学分需选修其中12门)。
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人工智能学院的教师团队来自三方力量: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电气学院、经金学院、医学院、人文学院等院系的教师。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马耳他大学、南京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沈自所、旷视科技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特聘教授和人工智能企业的顶级专家。
世界一流大学的杰出科学家也将以短期讲学或主题(Topic)讲座等多种方式参与教学。
3、人工智能博士研究生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并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
年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研究生接收名单:
录取直博生:18人
录取硕士生:64人
4、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于年1月宣布成立。
西安交大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
“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共同进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教授和副教授24人
兼职教授10人
研究员和工程技术人员6人
专职科研人员35人
研究方向:
视觉信息处理的脑认知、计算模型及选择性注意机制
人工智能与概念抽象学习
模式识别与视觉场景理解
机器学习与视觉内容解析
大规模知识处理与人机混合智能系统
混沌神经网络及其联想记忆机制
类脑(受脑启发)计算架构与分布互连存储
计算视频及面向图像和数字视频处理专用VLSI实现
新型显示处理及SoC设计
无人驾驶与智能辅助安全系统
开放架构的视觉信息计算系统与应用集成
外骨骼机器人与脑机接口
远程自主系统与野外机器人
自适应信号处理与医学图像处理